现在有一个去除装修污染的材料特别热,非常受欢迎,被称为光触媒。网络上有很多争议针对光触媒,有些人说,它可以去除甲醛,有人说它可以去除氮氧化物,也有人质疑它真的可以去除污染物吗?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光触媒了解多少?在北京电视台《一辩真伪》栏目记者街头随机调查,大多数人从未听说过光触媒,只有少数人有听说过,接受记者采访的大多数人光出门及其效果不是很了解,也怀疑是否能去除污染物。
那么,这种物质为什么会在网络上受到推崇呢?
光触媒是一个日文名词,它确切的中文名字应该叫光催化剂。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只金芳在节目中介绍道:“光催化剂首先是一种催化剂,它只有在光的作用下,才能发挥催化剂的作用,所以被称为光催化剂。”学者介绍,光催化效应发现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日本,2003年前后引入中国,光催化技术是在光和光催化材料的作用下使有机物或者无机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最早被用于除菌和去除病毒等医用领域,近几年还被用于针对大气污染物的防治。
只金芳研究员接着说道:“以二氧化钛这种常见的光催化剂为例,二氧化钛的氧化能力很强,通俗一点讲,它几乎可以把我们常见的空气当中的VOC,即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包括甲醛、乙醛、甲苯、苯,以及一些大气中存在的氮氧化物、硫氧化物,几乎完全地氧化生成小分子,例如二氧化碳和水等。对于消费者来说这种效果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它具体怎么除去,如果不通过仪器检测,不通过实验测试的话,实际上是看不到效果的。”
简单来说,光催化技术是将以纳米二氧化钛为代表的具有光催化功能的半导体材料负载在基材表面,在紫外线的作用下产生强氧化还原物质,降解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
光催化技术真有这么神奇吗?
记者通过网络搜索到的资料显示光催化技术对甲醛、苯、氨气、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影响人类身体健康的有害有机物能起到净化作用。但它是不是真的对净化室内空气有作用?在《一辩真伪》节目中,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研发部副主任王欣欣进行了现场试验,光催化材料用于氮氧化物降解实验,实验员在隔绝光线的前提下,首先放入负载白 {MOD}光催化材料的玻璃板,并在光催化反应器上加盖了一层锡纸,用来模拟没有光源的条件,并检测催化剂对污染物的吸附,在此条件下氮氧化物的浓度最后稳定在1.1微升/升。由此得出在没有光的作用下,光催化材料对污染物没有降解作用。随后实验员拆掉屏蔽光线的锡纸,可以看到监测仪上的数据一直在下降,说明在实验室里模拟日光灯照的环境下,光催化材料对空气中的氮氧化物具有一定的降解作用,数值从最开始的1.126微升/升,降至0.56微升/升左右。
实验进行到这一步,告诉我们在有光和光催化材料的两个条件下,光催化反应对污染物起到了一定的降解作用。
那么,光催化剂到底能不能应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呢?
太阳光谱主要由紫外光、红外光和可见光三部分组成,一般居室的玻璃不能透过紫外光,而实验中的光催化剂载体使用的是石英玻璃,能够透过紫外光,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光源的差异来分别模拟居室内、外环境,然后再来看看光催化剂对氮氧化物的降解效果。首先,实验员用白 {MOD}的日光灯模拟室内环境,在日光灯的作用下,污染物的浓度从初始的1.126降到了0.56微升/升左右。而在有紫外光源的情况下,光催化剂材料显示出对污染物很强的降解性能,刚才在可见光下,污染物的浓度水平能降到0.56微升/升;而在紫外线光照情况下,能降到0.11微升/升。
从本次实验来看,光催化技术也就是光触媒技术,对氮氧化物确实有一定的降解作用,但对紫外光更为敏感,在紫外光线充分的条件下,光催化剂的净化效果会更好。
如何保证光触媒有效发挥作用呢?
光催化材料确实有降解甲醛的效果(净化效果可达90%以上),但如何保证其有效发挥作用呢?在室内环境中,光催化剂的作用受光照条件、喷涂材质、空气流动、粒子大小等因素影响,如何使之发挥有效降解甲醛的作用,小编整理了以下几种方法:
① 选购可见光光触媒产品,经过特殊配制的光触媒,可以吸收可见光,在可见光下发挥降解污染物的作用;
② 选购配置紫外线灯的光触媒产品,如空气净化器,但反应面积**减小;
③ 额外安装紫外线灯/紫外线灯管,在家里无人的情况长时间照射,还可以加强杀菌效果;
④以硅藻土为基材负载纳米二氧化钛,增加捕捉甲醛的几率,进而增强降解净化能力。